罗中立
1948年生于重庆,重庆市璧山县人,艺术家,教育家,四川美术学院校长。1977年-1981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晋升为副教授,同年赴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研修,1986年3月返校。1993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协会副主席,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1997年被评为文化部百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作品展示
曾获第二届中国青年美展金奖、四川优秀作品奖。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比利时国家历史博物馆、台湾山美术馆。出版画册有《罗中立油画集》《罗中立油画选》。
奖励为艺术事业执着追求并富有创造精神的优秀青年艺术学子,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催生后备新人。1992年创建罗中立油画奖学金,用于鼓励全国艺术院校研究生、本科优秀毕业生。
创作科研成果
1981年油画父亲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人民日报金奖,被认作是当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1985年作品《吸水》永久性陈列于哈佛大学。
1982年“故乡组画”参加全国艺术院校创作会,被称为中国的“米勒”。
1984年到1986年在比利时研修时,作品《金秋》获全国第六届美展优秀作品奖。
1986年5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协与美国在纽约举办的首届“中国当代油画展”。
1987年--1992年在台湾新光艺术馆、台湾高雄“炎黄艺术馆”、比利时驻华使馆、芝加哥等举办个人画展。
199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八年回顾“罗中立油画展”,各大媒体重点报道。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专题节目。
1995年--1997年在布鲁塞尔、澳洲、台湾等地举办个展,并参加中国美术馆“批评家提名展”,上海双年展(四件作品)。
1998年油画《父亲》参加在美、英、法、德等地举办的“中国文明五千年”展。
1983年被四川省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84年再次被四川省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1997年被评为文化部百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罗中立:致未来
首先因为热爱,我们选择了艺术。
从古至今,艺术[5] 不断的超越既定规范和现有逻辑,是可能性和想象力生长的载体。它一方面为现实生活找寻精神的皈依,另一方面为未来提供梦想的形态和方向,在文明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人一生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幸福的。这取决于青春年代的选择和追索,通过学习、经历和思考,不断校正我们的终极方向,然后执着地去追求,才能在超越个人和时间局限性的路途上领悟更多创造的快乐、收获更多存在的意义,最终把梦想变为生命的现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艺术,今天的青年有更多的机会去实现梦想,我们有幸处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文化和艺术是一个时代发展的重要标识。“罗中立奖学金”旨在奖励对艺术事业有执着追求并富有创造精神的优秀青年学子,为他们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并向相关艺术机构、美术馆、画廊推荐,提供毕业后继续从事艺术创造的机会和可能性。
罗中立:“《父亲》只代表那个时代”
罗中立:在北京的画展没有带《父亲》去,是因为展出条件所限制。《父亲》有着它自己独特的时代背景,那时刚刚社会开放,生活和创作都还非常单调。这件作品确实是一个阶段的高峰,但只是代表那个时代。新生代的画家们谁都画得出《父亲》,但离开时代的烙印和背景将失去意义。
《父亲》这幅画它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了。从技术层面来讲,应该说很多人都可以画了,但是《父亲》内在的情感,它的社会意义等,那个时代的这种背景离开以后,就没有再复制它的条件了。
中国当代艺术院将正式在京挂牌,四川美术学院院长、著名艺术家罗中立由文化部钦点出任艺术院院长。同时,21名艺术家被文化部聘为研究员。按照当代艺术院艺术总监叶永青的说法, “英国皇家艺术院或者法兰西艺术院那样的机构给杰出艺术家以院士称号,文化部的这一认聘,也等于说给了中国的艺术家们‘院士’的荣誉。”此后,罗中立的身份除了艺术家、川美院长,还成了20个“院士”的“带头大哥”。当带头大哥,担子并不轻。中国当代艺术院艺术总监叶永青透露,罗中立担当院长,是文化部直接任命的,他考虑再三,最终才决定出任。这个院长并不是名誉上的,艺术院除了是个“名誉殿堂”,更是要构建一个平台,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深入的梳理、研究、推广,让其在国际上产生更大的文化影响以及对话能力,同时还要承担部分的教育职能,“罗中立身上的担子并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