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意境—看画论里的准则
【意境】两個字比较抽象,并且因個人的体会不同,这两個字也有不同的解释。
中国画家说【意在笔先】,就是说下笔作画之前,画家必定有一个念头,想表现什么。等到一幅作品完成后,【笔竟意足】时,作者自己的念头表漏无疑,画家就藉这样的一幅画,流露他的心声,观赏者藉这样一幅画,领略画家的画【意】。譬如画雪景,作者想表现大雪中的【严寒】,画山水,作者想表现崇山峻岭的【雄伟】,画枝头的小鸟,作者想表现小鸟怡然自得的【安详】。简单地解释,这【严寒】,【雄伟】,【安详】就是画中之【意】。
【意境】中的【境】字可以指代表画意的境界,也可以指表现画意的景物。画意要靠景物来表达,可以说景物是躯壳,画意是精神,两者互相配合就成为一张画的【意境】。没有景物,当然无法表达画意,没有画意,景物就失了灵魂,变成了死物。一张有【意境】的中国画与一幅科学插图,给人的印象大不相同。主要的区别就是科学插图只有景物的外形而没有生动的意境。举一个实例来解释,同是一只鹰,在动物学词典上所绘的图形充其量只能把文字说明中鹰的形状,诸如:头扁,喙钩曲而锐,眼圆,四趾具钩爪,背羽暗褐色,腹部白色之类特点画出来,却找不出鹰的孤傲高贵的性格以及不可一世的威风。名画家笔下的鹰就不同了。明代写意画家林良绘的鹰(图一),把他雄踞枝头的英姿,锐利的眼神,以及强健双翼的搏击力都表现无遗。画中之鹰虽是栖止枝头,但是他那副威武的神态,却能使人心目中浮现双鹰翱翔在万里晴空的联想。在图形之外更引起观赏者的想像。我们可以说,词典上的科学插图与林良名画不同之处,就是缺少了【意境】。
一幅画怎样才能有【意境】?
中国画论里要求画家:绘雪要能绘其清,绘月要能绘其明,绘花要能绘其馨,绘泉要能绘其声,绘人要能绘其情。这雪之清,月之明,花之馨,泉之声,人之情就是物体形象之外的精神,画家要抓住这种精神,运笔落墨,把它表现在画里,使【景】中有【情】,这种有了【情】的景就是有了【意境】。
画家作画前,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为这幅画起個【腹稿】。它决定了画题,又规定了尺寸,跟着就要计划怎样充实这已规定了的画幅,使它充分表现出作者作画的原始意念。这项工作需运用思想,选用适当的画材,决定画法,才能做出一副有【意境】的画。古人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这是说作山水画时画材的来源是自然景物。然后选定适当的形象,再增加烟云掩映,水木穿插,人物向背等足以表达画家心中想要表现的意画时,就算定了【腹稿】,一幅画的【意境】就在这个阶段中有了完整的轮廓。随后才运用笔墨的技巧,色彩的衬托,运笔开始作画时总以心中的腹稿为指标,所谓【心有所疑,手有所追】。这样才能完成一幅有【意境】的画。也可以说在动笔之前,画家的精神集中在【意境】方面,动笔之后则集中在笔墨方面。没有完美的意境,笔墨无所依附;没有完美的笔墨,意境无从发挥。所以两者虽可分,但又不可分。倘若不得已两者必要去其一之时,则宁可牺牲笔墨而保存意境。这就是【文人画】作画的基本态度。一幅有【意境】的画画面生动,且有【移人】的力量,使观赏者发出共鸣。否则徒有形象,了无意趣,没有感人之力,不免令观赏者觉得索然无味,毫不深刻。
北宋*范宽《谿山行旅图》
例如北宋范宽所作【谿山行旅图】(图二)。作者所要表现在画中的是关洛一带黄土高原上,千仞高山具有的那种摄人的雄伟气势。所以他把一座巍峨的主峰布置在书画中央,然后以行旅中的人马、树木的细小来衬出主峰的伟大。面对这幅画,人人都能感觉得到山势厚重,有一股雷霆万钧之力,扑人而来,好像巨峰当前,那种气势令人惊心动魄,这幅画把范宽对关洛大山的情感和印象充分表漏出来,极有【意境】。
齐白石《秋声》
再看看近代大师齐白石作的一幅【秋声】(图三),他以朴实无华,简单的笔法绘出瓜棚、柴扉、鸡羣。瓜棚上的残蔓使人一看即知是秋天的景色。雄鸡俯首觅食,母鸡和小鸡围住雄鸡,减笔画出的几只鸡,神态集佳,令人仿佛听到雄鸡找到一点食物,咯!咯!地叫,召唤母鸡和小鸡来吃的声音。山村寂寥,全无车马尘嚣,秋日照耀之下,农家庭园中的野趣表露无疑。这是一幅笔墨简单,特重【意境】的好例子。
由以上所述我们得到一个结论,画以有【意境】为贵,没有意境的画是匠人的画。